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推荐2024年优秀应届 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工作细则
根据《湖南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湖大教字[2021]15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为做好我院2024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的推荐工作,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学院推荐工作小组
组长:肖永明、陈宇翔
副组长:杨代春、马华华、余露
组 员:于月、陈岘、向桃初、谢一峰、殷慧、潘彬、杨湘清、陈文毅
签字领导:杨代春
二、推荐对象
本细则适用对象为历史学专业根据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三、推荐名额分配原则
学院根据学校下达的推免生名额,按照历史学专业推免遴选总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分配。
国家专项计划(包括支教团、补偿计划等)推荐指标,学校按国家相应政策或计划所属单位规定分配至相关推荐单位。
四、基本推荐条件
应满足《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推荐条件,其中前三年所属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课程(选修课程除外)清单见附件1《历史学专业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前三年应修课程清单》。
五、推免生遴选总成绩计算要求及评定办法
推免生遴选总成绩由学业综合成绩和专项评价成绩相加组成。学业综合成绩满分为100分,按核心课程包括:学门核心、学类核心、专业核心(具体课程清单见附件2《历史学专业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前三年核心课程清单》)初修成绩的算术平均分计算,由学校(学院)根据正式协议派出对外交流学习的学生交流期间所修课程不纳入推荐的课程范围。专项评价成绩由专项评价成绩(一)和专项评价成绩(二)组成。专项评价成绩(一)不超过3分,包括科研成果、竞赛获奖、荣誉表彰、志愿服务、国际组织实习,加分办法见附件3《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专项评价成绩(一)加分细则》;专项评价成绩(二)包括学生本科期间参军入伍服兵役、获得双创三大赛、体育艺术类比赛国家级及以上奖励,具体加分细则按学校《实施办法》附件执行。
注:计算学业成绩时,每门课程成绩取课程初修成绩(不考虑补考、重修所取得的课程成绩)。
六、成绩排名规则
根据推免生遴选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推荐;
学生遴选总成绩相同时,以学业综合成绩进行排序;总成绩与学业综合成绩均相同的情况下,则以核心课程GPA进行排序;若以上三项均相同,则按核心课程加权平均成绩进行排序。从2022级开始推免综合成绩统一按照核心课程加权平均分排名
退伍学生入围推免名单以后的综合排名规则与普通学生排名规则相同。
七、推荐工作基本程序
(一)学生本人向学院提交书面申请,逾期未提交书面申请者,视为自动放弃推免资格。
(二)学院按学校下达的分配名额确定推免名单,并在学院网站及学院宣传栏公示7天。
(三)学院将推免相关材料(含推荐名单等)报教务处。
(四)学生是否获得推免生资格,以学校公示为准。
八、监督与复议
(一)纪检监察部门对学院推免生推荐遴选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二)学生对推荐结果持有异议,可在学院名单公示期间,向学院推荐工作小组申请复议,复议程序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三)申请复议学生如对学院复议结果不服,可向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申诉。
九、其他
(一)获得推荐资格学生须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履行相应手续,未履行规定手续者,视为自动放弃推荐资格。
(二)学生获得推荐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其推荐资格:
1、在申请推免过程
十、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行。本院原相关文件与本细则规定不符的,以本细则为准。本细则执行过程中若与学校文件不一致的,则以学校文件为准。
本细则未尽事宜由书院推免生推荐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附件1:历史学专业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前三年应修课程清单
附件2:历史学专业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前三年核心课程清单
附件3: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专项评价成绩(一)加分细则
附件1: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合计  | 
   
1  | 
    通识教育课程2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理论课总门数32理论课总学分91  |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
3  | 
    思政实践  | 
    2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5  | 
    形势与政策  | 
    2  | 
   ||
6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7  | 
    计算与人工智能概论  | 
    4  | 
   ||
8  | 
    体育  | 
    4  | 
   ||
9  | 
    学门核心21  | 
    历史文选Ⅰ  | 
    3  | 
   |
10  | 
    历史文选Ⅱ  | 
    3  | 
   ||
11  | 
    历史文献学  | 
    3  | 
   ||
12  | 
    史学概论  | 
    3  | 
   ||
13  | 
    考古学通论  | 
    3  | 
   ||
14  | 
    中国历史地理  | 
    2  | 
   ||
15  |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 
    2  | 
   ||
16  | 
    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 
    2  | 
   ||
17  | 
    学类核心32  | 
    中国古代史(上)  | 
    4  | 
   |
18  | 
    中国古代史(下)  | 
    4  | 
   ||
19  | 
    中国近代史  | 
    3  | 
   ||
20  | 
    中国现代史  | 
    3  | 
   ||
2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2  | 
   ||
22  | 
    世界上古史  | 
    3  | 
   ||
23  | 
    世界中古史  | 
    3  | 
   ||
24  | 
    世界近代史  | 
    4  | 
   ||
25  | 
    世界现代史  | 
    4  | 
   ||
26  | 
    历史学专业英语  | 
    2  | 
   ||
27  | 
    专业核心15  | 
    中国史学史  | 
    3  | 
   |
28  | 
    西方史学史  | 
    3  | 
   ||
29  | 
    中国思想史  | 
    3  | 
   ||
30  | 
    中国经学史  | 
    2  | 
   ||
31  | 
    中国政治制度史  | 
    2  | 
   ||
32  | 
    中国经济史  | 
    2  | 
   ||
33  | 
    集中实践6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实践课总门数3实践课总学分6  | 
   
34  | 
    史学入门讲座  | 
    1  | 
   ||
35  | 
    历史文化资源调查  | 
    2  | 
   ||
总课程门数:35门  | 
    总学分:97  | 
    
附件2: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1  | 
   学门核心  | 
   历史文选Ⅰ  | 
   3  | 
  
2  | 
   学门核心  | 
   历史文选Ⅱ  | 
   3  | 
  
3  | 
   学门核心  | 
   历史文献学  | 
   3  | 
  
4  | 
   学门核心  | 
   史学概论  | 
   3  | 
  
5  | 
   学门核心  | 
   考古学通论  | 
   3  | 
  
6  | 
   学门核心  | 
   中国历史地理  | 
   2  | 
  
7  | 
   学门核心  |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 
   2  | 
  
8  | 
   学门核心  | 
   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 
   2  | 
  
9  | 
   学类核心  | 
   中国古代史(上)  | 
   4  | 
  
10  | 
   学类核心  | 
   中国古代史(下)  | 
   4  | 
  
11  | 
   学类核心  | 
   中国近代史  | 
   3  | 
  
12  | 
   学类核心  | 
   中国现代史  | 
   3  | 
  
13  | 
   学类核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2  | 
  
14  | 
   学类核心  | 
   世界上古史  | 
   3  | 
  
15  | 
   学类核心  | 
   世界中古史  | 
   3  | 
  
16  | 
   学类核心  | 
   世界近代史  | 
   4  | 
  
17  | 
   学类核心  | 
   世界现代史  | 
   4  | 
  
18  | 
   学类核心  | 
   历史学专业英语  | 
   2  | 
  
19  | 
   专业核心  | 
   中国史学史  | 
   3  | 
  
20  | 
   专业核心  | 
   西方史学史  | 
   3  | 
  
21  | 
   专业核心  | 
   中国思想史  | 
   3  | 
  
22  | 
   专业核心  | 
   中国经学史  | 
   2  | 
  
23  | 
   专业核心  | 
   中国政治制度史  | 
   2  | 
  
24  | 
   专业核心  | 
   中国经济史  | 
   2  | 
  
课程总门数:24  | 
   课程总学分:68  | 
  
附件3:
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专项评价成绩(一)加分细则
(总分不超过3分)
类别  | 
   分值区间  | 
   说明  | 
  
竞赛获奖  | 
   0-0.8  | 
   竞赛获奖加分累计不超过0.8分,具体加分规则如下: 国家级A类竞赛获奖(专项评价成绩二所列竞赛除外) 一等奖(金奖)及以上加0.2分,二等奖(银奖)加0.1分,三等奖(铜奖)加0.05分。 说明: 1.国家级A类竞赛清单由学校定期发布。 2.集体项目根据学生贡献度确定具体加分分值,但加分总和不超过所获奖项的加分:一等奖及以上排名第一加0.12分,排名第二加0.06分,排名第三加0.02分;二等奖排名第一加0.06分,排名第二加0.03分,排名第三加0.01分。 3.同一项目不累计,只取最高值。  | 
  
科研成果  | 
   0-0.8  | 
   科研成果累计加分不超0.8分,具体加分规则如下: 1.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本学科一流期刊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一篇加0.2分; 2.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本学科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最加0.1分。 说明:本学科核心期刊目录参照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核心期刊及集刊目录、北京大学公布的核心期刊目录;一流期刊目录参照《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重点奖励刊物一览表》  | 
  
荣誉表彰  | 
   0-0.6  | 
   荣誉表彰累计加分不超0.6分,具体加分规则如下: 1.大学期间获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者,加0.6分; 2.获全国三好学生、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者加0.3分; 3.同一项目不累计,只取最高值。  | 
  
志愿服务  | 
   0-0.2  | 
   志愿服务累计加分不超过0.2分,具体加分规则如下: 圆满完成具有国内国际重大影响活动的志愿服务或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者,由校团委确定学生名单及具体加分分值。  | 
  
国际组织实习  | 
   0-0.6  | 
   大学期间参加并完成国家留学基金委认可的国际组织实习项目,累计加分不超0.6分,具体加分规则如下: 12个月及以上,加0.6分; 6个月及以上,12个月以下,加0.3分; 3个月及以上,6个月以下,加0.1分。  | 
  
注:未列入表中的项目或名次不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