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畅|政治的诞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心学与政治建构
2025年5月18日,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邀请中山大学哲学系陈畅教授讲学,主题为“政治的诞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心学与政治建构”。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哲学系陈力祥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分四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是“黄宗羲与儒家政治思想”。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他在顺治八年完成著作《留书》,后经过删改、扩充,形成《明夷待访录》一书。该书共计二十一篇,其中《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五篇最受关注。陈畅教授认为,这建构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儒家政治叙事,是考察黄宗羲政治思想的主要依据。
第二部分是“力量与秩序:心学政治观重构”。陈畅教授从沟口雄三对“自私自利的民”的讨论谈起,援引陈献章自信自觉之说,与王阳明以心为万物主宰之论,探讨了心学视域下自(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并强调阳明心学看重主体的道德动力,与朱子学理性结构中,有待于思勉的理性化道德力量相区别,而道德动力的客观化、制度化,也成为阳明后学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
第三部分是“公私观与三代之法”。陈畅教授以重构政治基本原理为导入,反思了“自私自利”如何解决“三代以下无法”的问题,并通过人“各”自私自利与公利公害的对比,公天下与私天下的对比,引出心学一派对待公私问题的基本立场,认为心学强调本心之意欲的生化,以感应为核心,论学惟“立诚”二字。关于自律与他律的对比,陈畅教授主张尊重与保护民众“自”的生活,并深入探讨了道德形上学问题如何转向政治领域,以及将主体力量进行制度化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政治主义问题及其客观化”。陈畅教授聚焦于《明夷待访录》中的《学校》一篇,由萧公权、朱一新对黄宗羲学校之论的评价展开讨论,并进一步分析了“自”的力量、士人的独立性与政治参与度等问题。
讲座结束后,陈力祥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就相关问题与陈畅教授展开讨论。金年会师生和听众也积极提问,陈畅教授一一作了回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文/廖春阳)
【主讲人简介】
陈畅,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学科负责人。获第二届贺麟青年哲学奖一等奖(2019年)。曾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宋元明清哲学、心性哲学研究,出版专著《自然与政教:刘宗周慎独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理学道统的思想世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