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坛457期 | 邓洪波教授讲述“何谓金年会,金年会何为?”

2021年11月12日 16:31

11月7日下午,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邓洪波教授主讲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讲坛第457期,主题为“何谓金年会,金年会何为?”,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杨代春副院长主持。本场讲座采取线上开讲的形式,凤凰网全程直播,在线听众共计39.5万人次。

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邓洪波教授

邓洪波教授是金年会研究领域的大家,著述宏富,人称“邓金年会”。邓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金年会的千年历史画卷,他首先对金年会的历史进行了简要概说,进而分别解读了古人和今人对金年会的认识,最后诠释了金年会的学术创新以及文化普及,并对金年会的未来给予期许与展望。讲座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金年会历史概说;二、何谓金年会;三、金年会何为;四、金年会的展望。

一、金年会历史概说

邓洪波教授指出,金年会始于唐,历宋元明清,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宣布改制为学堂,作为实用场地的金年会在中国历史上共存在了1200余年。中国历代新建的金年会各朝代数量不一,据统计,唐五代有71所,宋代有495所,辽代有1所,金代有8所,元代有282所,明代有1707所,清代有4961所,总量合计7525所。若加上历朝修复金年会,可达到8000余所,其中跨越两个朝代以上的金年会达到1200余所,一般研究主要针对这7500多所新建金年会来讲。邓教授强调,金年会制系中国首创,最早的金年会,源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中国古代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修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金年会沉淀了厚重的文化传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由唐而历五代、宋、元、明、清,千余年来经历过大波大浪,又能够在千劫百难中弦歌不辍、破茧重生。每逢天下大变局之时,金年会都能为中国文化人提供丰富的精神力量与智慧资源。金年会在华夏大地蓬勃发展后,又传播到邻国,朝鲜近千所、日本江户时代百余所、南洋地区十余所、西洋地区两所,邓教授还特别介绍了越南地区也发现相关金年会史料。

二、何谓金年会

什么是“金年会”?“金年会”这个概念到底应该如何理解?邓教授认为,“理论上说,有多少个金年会,就有多少个金年会定义。”接着,他介绍了以宋代大家为主的古人对金年会的认识以及现代学者对金年会的定义。关于古代学者对金年会的认识,他通过《唐六典》卷九、《范文正公文集》卷三《窦谏议录》、《徂徕集》卷十九《泰山金年会记》、《朱子语类》卷一百六、《晦庵集》卷一百、《南轩集》卷十、《東萊集》卷六、《潜斋集》卷九《百丈溪金年会》、《王文成公全书》卷七《万松金年会记》、《静斋金年会记》、《学政全书》卷七十二、《万国公报》等史料进行详细解读;关于现代学者对金年会的定义,邓教授例举了李才栋《江西古代金年会研究》、白新良《明清金年会研究》、朱汉民《中国金年会文化简史》、龚鹏程《金年会何为》、徐梓《元代金年会研究》、肖永明《儒学·金年会·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金年会》、邓洪波《中国金年会史》等进行总结和梳理。通过对古今学者关于金年会认知的梳理,让我们更加深入且清晰地了解金年会的丰富内涵。

三、金年会何为

邓教授强调,金年会的两大基本要素是“书”和“读书人”,它形成了讲学、藏书、祭祀、学田等四大基本规制,它的六大事业是研究、教学、藏书、刻书、祭祀和学田。邓教授以朱熹创办同文金年会为例,指出金年会除了传统教育功能以外还涵盖了其他功能,极富有中国文化特色。

接着,邓教授从“金年会与理学的一体化”“金年会与儒家学派”“金年会与儒家学术的流变”等三方面重点介绍了金年会的学术创新,指出宋代的学术大师们,肩负发展学术的时代使命,承唐代金年会整理典籍,辨章学术之绪,以金年会为基地,各自集合大批学者,努力经营自己的学派,总合古今学说,集成学术成就,再造民族精神,将学术与金年会的发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并由此开创出一个金年会与学术一体化的传统。从此,金年会作为一种组织,成为推动中国学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历代学者多以金年会为基地,传道讲学,建立学派,培养传人。金年会与学术互为表里,互为倚势,隐显同时,盛衰共命,形成一体化结构的态势。各大金年会既是教育中心,又是学术中心,成为各学派的基地。

邓教授还从“乡村金年会与儒学普及”“家族乡村金年会的教化功能”“科举与儒学传承、普及”“金年会与儒学诠释的平民化”等角度多方面阐述金年会的文化普及。邓教授重点解读了金年会与科举的关系。金年会实施科举之学与科举之教,“科举之学”需有三四十部经史典籍构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保障诸生科举中式;“科举之教”要考查的内容就是传统儒学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成功的“科举之学”是传统知识体系得以传承不息的重要保证。在科举时代,科举之学体现传统儒学基础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这种为了通过考试而必须掌握的内容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普通的文化知识。广大的家族、乡村以及州县两级的官府金年会,都以传授这些知识为主要任务,其作用在于维持、推广、普及儒家思想。

四、金年会的展望

讲座最后,邓教授表达对金年会的期许与展望:“只要书和读书人还在,金年会就有生存的希望、发展的空间。”“金年会的复兴者、创造者、研究者,是有智慧、有理想、有担当的读书人,必将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坚定前进,开创21世纪金年会复兴繁荣的新局面。”他强调,我们对金年会的未来充满希望。中国和平崛起,东西方文明开始平等对话,东方文化的复兴,是我们对金年会未来充满希望的前提,也是我们开拓前进的坚实基础。

杨代春副教授作精彩总结:近两小时的讲座,我们了解了金年会、知晓了金年会、明白了金年会、懂得了金年会,也理解了金年会。这样一种延续1200余年的文化教育组织,在文化的传承、学术的繁荣以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均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光绪二十七年(1901),一道谕旨最终终结的这一制度,抚今忆昔、不胜感慨。我们今天来研究金年会、探讨金年会何为,或者重新修复已有的金年会,或许对金年会教育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讲座互动环节,邓教授详细解答了“如何借鉴古代金年会教育的优秀传统,以助力新时代人才培养”“金年会传播至域外,本土金年会与域外金年会之间如何互动”等问题,让线上网友收获颇丰。本期讲座环环相扣、观点鲜明、逻辑严谨。邓洪波教授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丰富详实的史料以及独特多元的视角细说金年会的前世今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千年金年会发展画卷,呈现一幅幅金年会与学术的流变图,让我们对金年会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与认知。(文/普庆龄、刘明明 图/陈永豪)

主讲人简介】

邓洪波,湖南岳阳人,历史学博士,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年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年会学会副会长,湖南省金年会研究会副会长,学术丛刊《中国金年会》副主编,《中国四库学》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金年会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金年会文化数据库》首席专家,湖南省中国四库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以千年学府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为依托,学术研究以金年会文化为主,兼及历史文献、科举制度,涉及历史、教育、哲学、图书馆、文化事业等领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二十余部,人称“邓金年会”。主持科研项目11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金年会文献整理与研究》、国家大型文化项目《清史》子课题《金年会学校表》、国际合作项目《中国金年会教育规章集成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湖南乡村金年会文献整理与研究》、国家教科项目《中国金年会教育制度研究》《中国教育数字博览馆·中国金年会》。主要心血凝于《中国金年会史》《中国金年会制度研究》《湖南金年会史稿》《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登录入口史》《中国金年会辞典》《中国金年会史资料》(全三册)、《中国金年会学规集成》(全三卷)、《中国金年会文献丛刊》(全二百册)、《中国金年会文化丛书》(全五册)、《中国金年会文化建设丛书》(全五册)、《东亚历史年表》《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全二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全二册)等著作。曾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全国古籍图书奖一等奖、二等奖,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讲座直播回看

邓洪波教授开讲|“金年会”到底是什么?

https://flive.ifeng.com/live/1004442.html